刘德龙同志在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9年4月19日)

各位理事: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协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向各位理事报告如下。

我们协会是2017年7月成立,省民政厅2017年8月底正式批准。运行三个年头一年多时间,在乔主席的领导下,在各位老领导的支持下,新一届协会领导班子不负众望,努力工作,使协会呈现出了新气象新作为。借此机会,感谢各位理事的辛勤付出和为协会作出的无私奉献。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总的说,按照乔主席在成立大会讲话中提出的“始终牢记办会宗旨,不断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的嘱托和“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效能运转”的要求,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事业,开展活动,在各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为我省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坚持创新引领,各项工作不断呈现新局面

一年多以来,协会各项工作从头开始,渐次展开,不断呈现出新局面新气象。

在学术研究上,举办了“黄河文明与炎黄文化传承创新”、“姜太公研究”、“和谐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等学术论坛。在曲阜成功召开的“黄河文明与炎黄文化传承创新”学术论坛,成为省社科联省级社会组织学术论坛重要内容。省社科联副主席张宏明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中,充分肯定我会的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课题研究方面,经努力,去年得到了省社科联的大力支持,成功申请到了“黄河文明与山东文化传承创新”省级重点科研课题;承担了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重点工程项目——孔子的君子思想研究》课题。山财大中华文化研究院为临沂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德州华宇工学院等十几个单位讲授传统文化课。协会还为山东财经大学第一书记扶贫挂职单位——鄄城县左营镇小学 ,为山东行政学院挂职扶贫单位单县的五个乡镇的小学赠送《中华文化普及读本》1200册,《弟子规新版》每县1000册。

在宣传教育上,坚持继续巩固老品牌,不断开拓新领域。一是在书法进校园、中小学生经典诵读等品牌方面,巩固既有成果,充分发挥这些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二是努力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打造宣传教育平台。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要求,在济南、临沂等市的中小学,积极开展家风教育讲座,全面完成“家庭教育百场公益讲座齐鲁行”活动。积极拓展海峡两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渠道,不断推动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广泛合作。

在文化产业上,一是做好“文化+”的文章。注重使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和生态的结合、和旅游的对接。去年我们主办,日照市中华文化促进会承办的“姜太公研究”,曲阜中华文化促进会承办的“黄河文明与炎黄文化传承创新”学术论坛,济宁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在微山承办的“伏羲文化旅游节”,都有力助推了当地文化、生态和旅游的发展。二是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和企业,推动文化园区建设,收到了较好的工作效果。三是把握文化产业成为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的历史机遇,以我们有关会员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四是各市文化促进会、各理事单位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竞争软实力。

在书画艺术上,成立了高规格高层次的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协会书画院,集结了一大批省内国内有良好声誉的艺术家书画家。并多次组织书画艺术进企业、进校园、下基层公益活动,比如到东平、到东营等地,都是各方积极响应,充满热情,只讲奉献,表现出了德艺双馨艺术家的风范。

在泰山石文化研究、齐鲁姓氏文化研究两个分会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工作上,也呈现出可喜景象。尤其是对外文化交流,去年“中秋”节前后,到新马泰开展文化慰侨展演,取得圆满成功,为传播山东形象、扩大山东影响、讲好山东故事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元宵节前,远赴欧洲,在英法等欧洲传统文化的高地,进行文化交流,扩大山东影响、传播山东优秀文化、强化山东声音,提升、扩大了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协会的影响和声誉,为山东文化走出去,作出了贡献。

应当说,各市文促会、各相关理事单位以及很多理事,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都作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和工作,成为所在市所在行业一支重要的文化力量。这里就不再展开说了。

二、不断总结经验,努力使协会发展行稳致远

协会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这样几点:

一是始终重视和加强党的建设。按照省民政厅、省社科联的明确要求,协会从成立时起,就建立起了党的组织,由乔延春主席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并得到了省民政厅、省社科联的批准。在协会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很好地坚持了正确的办会方向。认真开展党组织活动。每月一次专门党的生活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省委省政府重要战略部署,中央主流媒体重要社论评论,始终保持政治清醒。认真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去年“七一”前夕,由杜文彬同志带队,协会的同志专程到广饶大王刘集村进行党日活动,追寻红色基因,重温入党誓词,进行理想和信仰教育,活动得到东营市中华文化促进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二是始终强调团结办会和谐办会。我们坚持“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办会理念,强调开门办会,积极团结和吸收热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志一起工作。一年来,发展了一批会员,批准了一批理事、常务理事,使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力量不断增强,领域不断拓展,影响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们相处在一起,彼此尊重,相互关爱,和谐包容,团结干事,给协会各项工作增添了新动力,带来了新活力,产生了正能量。

三是始终注重以创新精神引领事业发展。我们协会是全省性的文化类社会团体。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要发展,必须要坚持创新精神,以创新引领事业发展。我们坚持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注重创新实践创新工作。在机构设置上,制度建设上,党组织建设和活动上,协会管理上,学术研究上,宣传教育上,文化产业上、书画艺术上、泰山石研究上、姓氏文化上、对外文化交流上等等,全方位体现和贯彻创新。用创新激发活力,靠创新带来生机,以创新引领发展。

四是始终坚持清正廉洁崇尚勤俭原则。新会要有新气象。新气象源于好形象。一年多以来,我们恪守廉洁勤俭原则,注意营造风清气正的好会风。认认真真办会,干干净净做人,扎扎实实干事。始终注意从一开始就要养成好的会风。树立为领导服务、为协会服务、为会员服务的好的精神状态和理念。让协会成为各位理事、会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平台,成为实现各自文化理想文化蓝图的追梦摇篮,成为寻求精神文化共鸣的温馨家园。协会杜绝奢侈,注重清廉,目的就是要使协会成为既干事又干净的协会。

五是始终牢记在制度规范和约束下办会。高起点定位,首先就是按制度办会。协会成立后,我们从无到有,制定和不断丰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协会管理办法,包括内部运行管理制度,日常协会办公制度,党的建设活动制度,设立荣誉奖项评选表彰制度,会费缴纳办法等等,使协会始终按制度办会,按规定行事,做到了凡事都有章可循,凡事都有据可查。使协会工作既高效紧凑,有板有眼,又清正干净,忙而不乱。为协会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制度的保障。

三、牢记使命担当,努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展望今年工作,协会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竭力尽心,扎实工作,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已经做的工作看,乔主席出席的几个文化研讨会,王志民主席承担的齐鲁文化研究,栗甲主席出席的微山伏羲文化旅游节,我会承担的省委省政府文化传承与创新重大课题,曲阜举办的新时代儒学研究论坛等,对我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赴东南亚、西欧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各专委会、各市文促会、各理事单位工作正有序推进,逐步展开。

从今年大的要求看,我们要按照乔主席讲话精神做好相关工作。要紧紧围绕庆祝建国70周年这一重大时间节点,营造欢庆节日气氛和浓厚文化氛围;要继续开展好齐鲁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积极参加省社科联组织的“迎国庆社会组织学术月”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为主题,到高校开展相关学术活动;要巩固中小学生经典诵读,书画艺术进校园、下基层活动,打造响亮文化品牌;要开展特色鲜明、具有齐鲁文化色彩的各种文化活动,为文化强省建设发挥我们文化社团的应有作用,作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谢谢各位。

版权所有: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 鲁ICP备18009624号-1

办公地址:济南市市中区马鞍山路18号院9-2 | 邮编:250001 | 邮箱:sdzhwcxh@163.com

办公电话:0531-86017775 | 微信公众号:sdzhwhyjh

技术支持:海右天泰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