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研会会长王云鹏带队考察泰崃天宝泰山玉石文化博物馆 高度赞誉非遗技艺与泰山精神传承

        5月13日,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云鹏携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金才一行赴泰崃天宝泰山玉石文化博物馆考察调研,深入了解泰山玉雕刻技艺的传承发展与文化创新成果。博物馆馆长、省级非遗泰山玉雕刻技艺传承人李秀兰陪同。

        李秀兰对王云鹏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与丰富馆藏。李馆长介绍道,泰崃天宝作为山东省首家泰山玉石文化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齐鲁文化,雕琢国玉经典”为理念,依托泰山玉这一独特载体,深度挖掘泰山文化、红色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现已成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泰山玉雕刻技艺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由本馆设计制作的多件作品屡次斩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其中,“国泰民安”秤砣(权)印不仅作为中韩建交30周年国礼,赠送给韩国外长,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于近日在“大国安澜 复兴有我——全民国家安全教育10周年主题展览”中进行了重点展示。

        馆内琳琅满目的泰山玉展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从玉雕作品的构思立意到制作工艺的精细流程,李馆长如数家珍。特别是馆内珍藏的"毛主席像""十大元帅"等红色主题玉雕作品,栩栩如生,不仅生动展现了玉雕艺人的精湛技艺,更是非遗技艺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她表示,泰山玉雕制作工艺复杂,从选料、设计、雕刻到打磨、抛光,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王云鹏对玉雕艺人“以刀为笔、以玉为纸”的匠心精神连连称赞,尤其对“红色印记”系列作品将玉雕技艺与家国情怀结合的设计思路表示高度认可。        在参观非遗手造展区时,王云鹏驻足许久,详细了解泰山玉雕刻技术的传承与创新情况。        李馆长介绍道,为保护和传承这一非遗技艺,博物馆开展了多种活动,如与北京大学共建“泰山精神传承实践基地”、联合特殊教育院校培养残疾人技艺人才等公益举措,让古老的雕刻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王云鹏对此表示高度认可,盛赞博物馆在传承泰山玉雕刻技艺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在考察座谈中,王云鹏对泰崃天宝博物馆的文化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他指出,李秀兰馆长带领团队以非遗技艺为纽带,将“重如泰山、稳如泰山”的泰山精神内核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精品,不仅守护了传统工艺的根脉,更通过红色题材、国际交流、公益实践等方式,让泰山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这种“玉雕传魂、文化报国”的担当,值得全社会学习和推广!

他强调,泰山玉是山东的瑰宝,承载着厚重的泰山文化、民族文化。泰山玉雕刻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符号。希望博物馆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泰山玉的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展陈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与对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泰山玉、喜爱泰山玉,助力“山东手造”品牌走向世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

博物馆简介

        泰山五岳独尊,是世界首个文化自然双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基石和根脉,是江河永固、国泰民安、祖国大一统的精神象征。泰山安四海皆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互鉴的精神家园。         泰山玉,产于泰山西麓,形成时间距今25亿3600万年。泰山玉吸纳数十亿年的日月精华,结合泰山孕育了上万年的中华文明璀璨文化,集国山的尊贵,泰山石的灵气于一身,被誉为“镇宅玉、避邪玉、敢当玉、吉祥玉、平安玉”。        2010年4月上海世博会泰山玉中国馆,“泰山玉·世博徽宝”惊艳全场;2015年12月10日诺贝尔颁奖典礼开幕,屠呦呦作为诺贝尔历史上第一位获奖的中国女科学家,手带泰山玉表参加了颁奖仪式;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由中央美院卓凡教授设计的泰山玉印作为元首礼送给各国政要;2022年8月由我馆设计制作的“国泰民安”秤砣权印作为国礼送给韩国外长。

        泰崃天宝泰山玉石文化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000余件,分为非遗文创展厅、馆藏艺术品展厅,以及泰山文化、封禅文化、碧霞元君文化展厅内容包括泰山玉文化发展起源、泰山玉矿藏位置、泰山玉矿石标本、古代制玉技艺、泰山玉现代雕刻技艺系列、泰山玉黄河文化红色印记系列、封禅文化、大汶口文化文物复刻作品等几部分。展馆通过陈列展览以及现场雕刻技艺展示,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认识泰山玉、泰山精神,增强国泰民安的爱国主义情怀,对泰山文化、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播和发扬光大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版权所有: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 鲁ICP备18009624号-1

办公地址:济南市市中区马鞍山路18号院9-2 | 邮编:250001 | 邮箱:sdzhwcxh@163.com

办公电话:0531-86017775 | 微信公众号:sdzhwhyjh

技术支持:海右天泰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