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泉城,文脉流芳。7月8日,“相约齐鲁 情系中华”2025鲁台青年文化交流节在“泉城”济南正式拉开帷幕。由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指导,省文研会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倾力承办的“岱石丹心”泰山文石鉴赏习俗非遗展,自在大明湖畔尼山书院启幕以来,不仅在“文化自然遗产日”惊艳众人,更成为本次鲁台青年文化交流节的一大亮点。
这场以亿万年自然瑰宝诉说中华千年文明的展览,不仅吸引多批次、数百名台湾青年代表,更汇集了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多国友人、海外华侨华人。
作为山东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文石源于巍巍泰山,历经亿万年自然雕琢,其纹理天成,意境深远,或如泼墨山水,或似人物故事,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本次展览精心遴选数十方精品文石,以“儒、释、道”三大文化精粹及生动传神的“十二生肖”系列为主体,向世界观众直观、立体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与民俗风情。
“在欧洲,我们欣赏雕塑和油画,但泰山文石却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来自法国游客的赞叹。
德国游客则对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石竖起大拇指:“中国的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这块石头上的纹路像极了孔子讲学的场景,太神奇了!”这是来自东南亚游客的感慨。
而对于参加文化交流节的台湾青年而言,泰山文石展绝非一次简单的艺术观赏,而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寻根与情感溯源之旅。他们在文石中清晰地辨识出两岸共享的文化基因。
当看到纹路酷似孔子讲学的文石,台南从事文化工作的王小姐倍感亲切:“仿佛瞬间穿越回了台湾,这是曾在台湾庙宇或学堂里看到的圣人画像场景。石头上的‘孔子’,这比任何文字都让我感受到儒家精神的源远流长和真实存在。”
“在文庙诵读《大学》是思想的溯源,而在这里触摸到的,是齐鲁大地孕育出的最本真厚重的文化‘基因’。站在这些石头前,一种‘根’的感觉油然而生。”来自高雄吴同学的坦言。
与此同时,一波波“泰山文石生肖纪念卡”打卡热也在场馆掀起了一个个小高潮。
他们穿梭于展区,认真比对石上生肖与印章图案。“这不仅仅是在打卡,更像是在收集一份份来自文化原乡的‘身份证明’和‘情感连接’。” 一位台湾青年学者如是说。
另一位台湾青年在盖章打卡时说:“珍藏这张生肖卡,就像把这份‘根’的感觉,具象地保存下来,提醒自己从哪里来。”
泰山无语,文脉有声;方寸卡片,情牵万里。这一方方来自齐鲁大地的自然瑰宝,正以其亿万年沉淀的智慧,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架设起联通四海、情牵两岸的文化金桥。这一张张盖章卡更成为了国际友人、台湾青年文化之旅、寻根之旅中充满仪式感和满足感的重要环节。
此次展览,是我会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又一成功实践。它所引发的“国际惊叹”与“台青共鸣”,充分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地域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
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将继续肩负使命,让承载着华夏智慧的齐鲁瑰宝,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联结海峡两岸的永恒金桥,让中华文化的光芒,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熠熠生辉,照亮共同的心灵家园!
版权所有: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 鲁ICP备18009624号-1
办公地址:济南市市中区马鞍山路18号院9-2 | 邮编:250001 | 邮箱:sdzhwcxh@163.com
办公电话:0531-86017775 | 微信公众号:sdzhwhyjh
技术支持:海右天泰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