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20日,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云鹏带队,率领常务副会长周桂萍、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金才、泰安市文促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吕怀玉及省文研会办公室同志赴威海、烟台,对两地文促会的文化建设情况和文化促进工作进行考察调研。
在威海考察期间,王云鹏一行得到了威海市中华文化促进会的热烈欢迎,在威海文促会主席李富胜、常务副主席单国防、副主席兼党支部书记江连志、副主席方崇民及副秘书长王刚等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多家副会长单位。
在参观过程中,李富胜对威海文促会的组织构成、文化力量、工作定位以及以“强根基、重创新”为核心战略所取得的显著工作成效做了详细介绍。王云鹏表示,威海文促会不仅展现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更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会员服务的承诺。特别是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工作定位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观点做法,王云鹏表示高度认可,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文化发展的新路径,为山东乃至全国的文化繁荣贡献智慧与力量。
毛泽东像章博物馆
感受领袖光芒,触摸峥嵘岁月。毛泽东像章博物馆是全国最大、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像章馆,也是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全国第一家毛泽东像章博物馆。威海万发集团董事长于国杰介绍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一边经营实业,一边收藏像章,将全国现存毛泽东像章的65%收集起来,10万个品种,总重量120吨,总量达到157万枚。同时,博物馆免费对社会开放,目前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王云鹏表示,博物馆建得好,运作很成功,体现了企业的文化情怀与社会担当。它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向公众普及党史知识、激发爱国情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让每一个参访者深刻感受那段光辉岁月,更加坚定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威海锡镶文化艺术馆
灼灼锡镶技、文化传承路。威海锡镶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威海独有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工艺瑰宝。在威海锡镶工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江玉的详细介绍下,大家从一件件精美展品,了解了威海锡镶百年的发展史;从一道道锡镶工艺,领略了工匠们的匠心精神。特别是对开设工艺体验课堂“工匠学堂”, 以及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做法,王云鹏给予极高的评价。
他表示,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威海锡镶技艺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更是对商业模式的大胆创新。它让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生长点,不仅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更是为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打基础,为弘扬中华文化做贡献。
山东广誉远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承岐黄薪火,扬国医精粹。广誉远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现存最早无断代传承的百年老字号。山东广誉远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是省内首家依托中国现存最早老字号建设的博物馆。在博物馆总经理贾丽惠的陪同下,王云鹏一行参观了24节气厅、中医药历史馆、中华非遗国药臻藏馆、本草演义厅、扁仓药局 、国医馆等展厅,领略了自然与医药的和谐共生,追溯了千年医道的辉煌历程,见证了草木精华如何化身为治病救人的良药。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被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
在后续座谈中,贾丽惠全面介绍了博物馆的运营策略与成果,包括开发中医药创意产品、搭建促进中医药文化学术交流的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服务和面向中小学生的研学项目、深入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举办大型宣教活动等。
王云鹏会长对博物馆所展现的文化价值与特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不仅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充分挖掘,更是对中华老字号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与弘扬,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重要力量。
威高集团
协同白衣使者,开创健康未来。威高集团党委副书记于虎振、工会主席李富强陪同考察组参观了威高集团展馆,对威高集团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专利技术、核心产品、工程师团队、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威高集团的独特魅力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威高集团在创业之初便确立了党建引领的发展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经风雨洗礼,最终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基地之一。这段党建历程,不仅是威高集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篇章,更是其能够持续稳健前行的不竭动力。
王云鹏对威高集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特别赞扬了威高集团大力引进技术、吸引人才、推动自主创新的战略眼光,以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坚定决心。同时,他也对威高人秉持的“良心、诚心、忠心”核心文化价值观深感敬佩,认为这正是威高集团能够持续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谋福祉、为大众谋利益的关键所在。王云鹏鼓励威高集团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威海考察期间,王云鹏一行还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公岛景区(甲午战争博物馆、东泓炮台),直观了解了中国近代海军史和中日甲午战争全过程。威海市文旅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震陪同考察并详细介绍了刘公岛深挖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思路及运营情况。
王云鹏对刘公岛景区的建设与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里不仅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更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的担当,激发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当下的和平环境,更加深刻意识到我们文化事业工作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
在烟台考察期间,王云鹏一行首先与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原书记于文书、书记李明、会长柳新华、副会长兼秘书长宋义锋等展开了深入的工作座谈。
会上,于文书对王云鹏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文促会的工作情况、团队建设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特别对于“美育”这一特色项目,于书记分享了其在文化传承、艺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同时,他还带领大家参观了党建活动室,详细介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王云鹏对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其在“美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公众审美素养及文化素养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璜山民艺博物馆
农耕文化传雅韵,民俗情趣聚知音。在工作座谈中,璜山民艺博物馆馆长邢纪波教授对博物馆的占地规模、运营情况以及藏品的种类、数量、文化价值等做了详细的介绍。
随后邢教授带大家依次参观了匠心神韵、劝课农桑、轻工百业、器具之韵、市井烟火、戏韵流长、胶东风情、古籍善本八大展厅,生动讲述了这一件件自明清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这些老物件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内还珍藏着从明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书籍8000多种类,共计25000余册。这些古籍善本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记录了历史的轨迹,反映了社会的变迁,让我们在翻阅中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王云鹏高度赞扬了璜山民艺博物馆在保护传承农耕文化、弘扬民俗风情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强调指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与骄傲。他呼吁社会各界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共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烟台考察期间,考察组还参观了承载历史底蕴与爱国情怀的烟台山,以及铭记烟台百年记忆的朝阳街。烟台山有着600多年的沧桑历史,集海滨自然风光、开埠文化、文物遗址、人文自然景观和异国风情于一体,是这座城市历史重要发祥地和象征。
王云鹏在参观中表示,烟台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烟台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朝阳街见证了烟台从开埠之初的繁荣到如今现代化城市的变迁,是了解烟台城市文化、感受烟台人民精神风貌的绝佳窗口。王云鹏呼吁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将烟台这些宝贵资源保护好、利用好,让它们在新时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文化旅游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考察调研,王云鹏对威海、烟台文促会的文化促进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评价威海市文促会是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是深挖特色文化项目,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集体。两个文促会特点鲜明、特色突出,值得全省各市文促会结合实际工作学习借鉴。同时强调,在未来的工作中,各市文促会要加强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共同推动文化“两创”落实落地,推进全省文化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文促会力量。
王云鹏的肯定和支持为威海、烟台两地文促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表感谢,两地文促会分别赠送了书法、绘画作品作为纪念,同时也寓意着文化促进工作的美好未来。
版权所有: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 鲁ICP备18009624号-1
办公地址:济南市市中区马鞍山路18号院9-2 | 邮编:250001 | 邮箱:sdzhwcxh@163.com
办公电话:0531-86017775 | 微信公众号:sdzhwhyjh
技术支持:海右天泰传媒有限公司